多點開花 勢頭正旺
新華網南寧5月31日電(袁喆) 孟夏時節,廣西南丹縣城關鎮蓮花村成片李樹綠意盎然,翠綠帶殷紅的李子綴滿枝頭,網絡主播現場直播帶貨酸甜可口的苞谷李,游客們則在果園中體驗采摘樂趣。
游客進入果園采摘苞谷李。南丹縣委宣傳部供圖
“李花帶熱旅游,李果帶富群眾”這是蓮花村的真實寫照。蓮花村黨支部書記韋世開介紹,大部分村民通過種植李樹賣果實現增收,村里也成了游客春天賞花的“網紅打卡地”,大家還吃上了“旅游飯”,蓮花村獲評全國“一村一品(黃臘李)”示范村。目前全村共種植李樹6500余畝,年總產值約6000萬元。
主播在果園里進行苞谷李線上直播帶貨。城關鎮政府供圖
鄉村振興,產業先行。近年來,城關鎮積極發展精品種植業、養殖業、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,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,帶動農民就業增收,助力鄉村振興。
春日,城關鎮蓮花村落花坪成片李花怒放。城關鎮政府供圖
在城關鎮中平村鴕鳥養殖場,20多只體型健壯的鴕鳥來回踱步,村黨支部書記馬崇志正在給鴕鳥喂食,“鴕鳥全身都是寶,鴕鳥肉能賣到60多元一斤,蛋殼可以用來做蛋雕工藝品,毛是很好的裝飾品材料。”
據了解,2023年該鴕鳥養殖場合計出欄130余只,年收入達30萬余元,帶動9戶發展鴕鳥養殖,實現家門口就業。
馬崇志和他的鴕鳥。城關鎮政府供圖
城關鎮大力實施“一鄉一業”“一村一品”,先后建成2個精品產業帶、12個特色產業示范點、2個綠色生態農業基地、18個標準化養殖場(區)。
眼下正是獼猴桃的膨果期,走進恩村獼猴桃種植基地,一排排獼猴桃藤蔓枝枝相連、郁郁蔥蔥,獼猴桃長勢喜人,累累果實掛滿枝頭。
據了解,恩村以“合作社+農戶+基地”的模式大力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。“今年的掛果量比去年預計增長10%,預計在8月份就能迎來豐收,群眾甜‘獼’日子有盼頭了!”村黨支部書記方應德介紹,恩村及周邊村種植獼猴桃面積300多畝,年產值500余萬元,帶動群眾人均增收1000多元。
紅心獼猴桃掛滿枝頭。城關鎮政府供圖
依托南丹紅心獼猴桃、南丹瑤雞、南丹黃臘李、南丹苞谷李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金字招牌,城關鎮堅持發展綠色農業,建立獼猴桃、瑤雞等農產品質量“食用農產品合格證+農產品追溯碼”體系,農產品品牌化得到長足發展。
農業產業化發展,也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熱潮。近年來,城關鎮“以李為媒,以節會友”,積極探索“庭院文化+特色產業+鄉村旅游”的發展模式,先后舉辦中國黃臘李之鄉·南丹“金海雪山”賞花節、“相約城關鎮·醉美李花季”攝影大賽、“賞花香春色·健康徒步行”拍攝打卡等活動,形成集賞花觀光、果品采摘、農事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和產業發展雙循環融合發展新格局,有效帶動周邊鄉村民宿、農家樂、采摘等農旅經濟。
春日,蓮花村落花坪吸引眾多游客觀賞。城關鎮政府供圖
城關鎮黨委書記劉汗青介紹,下一步,城關鎮將持續深挖生態稟賦、產業特色、人文底蘊,因地制宜探索“農文旅”融合發展,抓好現有“十大百萬”特色產業提升,持續打造休閑鄉村旅游示范帶,推動鄉村旅游特色化、品牌化發展,推動農業穩定增效、農民持續增收。(參與采寫:牙舉成,通訊員:韋建勇、李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