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,“秀”了個繡!
??構思大膽、色彩濃麗、層次分明,漢繡被譽為“荊楚藝術瑰寶,針尖上的傳奇”。
??國家級非遺,好秀好大膽
??如果給漢繡一個關鍵詞,浪漫主義恰如其分。
??“翡翠珠被,爛齊光些。蒻阿拂壁,羅幬張些。”《楚辭》里,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寫盡南方楚國的絲織業的發達。
??發軔于古楚地的漢繡也將這份浪漫基因延續。清末民初,漢繡達到鼎盛,日子清苦,擋不住武漢人愛逛街(gai)的心。“繡花街”是當時漢口遠近聞名的一條街,上萬名繡花匠人、近40家漢繡鋪子在此聚集,路過的市民,即使囊中羞澀,也會忍不住帶一幅精美的漢繡回家。
??有別于大多數注重含蓄清雅的中國古代造型藝術,漢繡藝術偏愛爛漫絢麗。構圖精致,講究分層破色的層次感和立體感;用色大膽,講究色彩絢麗,突出熱鬧紛呈,富麗堂皇。大雅若拙,漢繡藝術不追求文人墨客“絢爛之極歸于平淡”,而是把“絢爛絢爛更絢爛”樸素期許繡了進去。
??2008年,漢繡搖身一變,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漢繡藝術越來越多地走上大街小巷,走進千家萬戶。走進武漢各大地標性景區和歷史文化街區,常見到正在“穿針引線”的市民游客;漢繡技藝傳承人成了人人敬仰的大師,開課授藝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;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、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等國家級獎項等重磅大獎的加持,讓這門技藝為更多人所認知、認可。漢繡還現身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動,為全球共賞。??
??如果,武漢是一幅刺繡??
??“一城秀水半城山”,166個湖泊星羅棋布,165條江河奔流不息,447座山巒千姿百態,構成了大美武漢的底色,也滋養著這座城市的無限創造力。
??一根針,一縷線,在漢繡傳承人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,飛線走絲中呈現千般樣式、萬般風景,勾勒出武漢山清水秀的城市“顏值”。
??公園綠地、花漾街區、濱水綠道、郊野濕地......場景更迭,萬物皆可入繡。片片繡布現城市魅力,處處更新展城市藍圖。
??即使不用針線,英雄人民同樣將這座城市繡得精彩。曇華林極具現代主義的新場景為老街區注入新活力,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相得益彰;“火出圈”的黎黃陂路的咖啡館里有最松弛的城市煙火氣;三陽設計之都里勝利大院壹號百年老建筑重塑為藝術空間,楊園工業遺址區的鐵路遺產讓“硬核藝術”成了游人如織的城市打卡點。
??繡→SHOW,創新基因千年傳承
??進入創新涌動的新時代,漢繡藝術也長出了“數字翅膀”,以“新”破局描繪未來“SHOW”場。漢繡傳承人們積極探索,讓漢繡走進日常,從博物館塵封的文物化身數字藏品;從舊市場的無人問津到直播間“三二一,上鏈接”便一搶而空。數字加持,漢繡藝術有了更廣闊的舞臺。?
??助力漢繡技藝騰飛,是創新策源地武漢的日新月異。光電子信息、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、生命健康、高端裝備、北斗等優勢產業創新集群在武漢聚集,創新生態活力澎湃。全球首款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顯示屏在漢首發;華工科技研發出我國首臺核心部件100%國產化的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;中國首條空軌線路——空軌“光谷光子號”已正式開通運營;一輛輛“蘿卜快跑”無人駕駛汽車已跑遍武漢的大街小巷......
??歷史文化是源,城市發展為流,源遠方能流長。
??十指春風,讓燦爛奪目的漢繡重現芳華,不僅繡出武漢人的個性,更繡出城市的“顏值”,繡出新時代的發展,繡出未來的無限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