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白山池北區森工文化園掃描觀察
?新華網長春5月29日電(黃維)劈在樹樁上的巨斧被蛛網塵封,嵌入樹墩的鋼鋸被鐵鏈鎖起,肩扛圓木、赳赳前行的伐木工人目光炯炯,運輸木材的集材拖拉機銹蝕中隱現昔日爬坡之能,清河林場第六采伐大隊的隊員們或坐或立在嘮工作和拉家常……
??以上一幕是吉林省長白山池北區森工文化園中部分雕塑的“剪影”。
長白山腳下的森工文化園 新華網發 黃維攝
雕塑展現巨斧被蛛網塵封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千百年來,在長白山這塊人跡罕至的土地上,產生了珍貴的木幫文化。先輩們在這塊廣袤神奇的黑土地上,一代代繁衍生息。他們穿行于大山之間,行走于原始老林中,同惡劣的氣候和毒蛇猛獸斗爭,奏響了一曲久遠的采伐之歌,記錄著長白山森林發展和歷史變遷。
雕塑呈現被鐵鏈纏鎖的鋼鋸 新華網發 黃維攝
帶鋸雕塑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上世紀50年代,隨著我國森林工業的興起,伴隨著林區的建設開發,長白山對我國的建設發展貢獻極大。如今的長白山區,資源豐富,景色秀美,曾經回蕩在森林上空的砍伐機械的轟鳴聲已經遠去。
雕塑再現當年林業工人作業場景 新華網發 黃維攝
當年林業工人們生活的房屋和住所微縮景觀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”!2016年,當地政府利用美人松林,創建了森工文化園。這座位于白山街與長青路交會處的小園,以獨特的方式為大眾解讀森工文化的內涵,將具有獨特韻味和形態的森工文化流傳下去。
集材拖拉機(俗稱“爬山虎”) 新華網發 黃維攝
實物架桿纜索局部細節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園內塑造了森林砍伐、鋸木、抬木、搬運等作業情景及森林工人們合影的青銅雕塑,實物搭建了架桿纜索系統、絞盤機動力系統,再現了集材拖拉機(俗稱“爬山虎”)集材情景。”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旅游和文化體育局工作人員介紹說,“森工文化園是國內少有的以森工文化為主題的公園。”
藝術放大后的錘子和螺絲刀雕塑 新華網發 黃維攝
刨子、鑿子工具雕塑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園內還藝術地放大和重組了林業工人們常用的刨子、鑿子、砍刀、掐鉤等九組工具雕塑,每組雕塑旁都配有解說詞。微縮了當年工人們生活的房屋和住所,再現了當年森工文化特色、韻味和林業工人在冰天雪地之中真實的生產生活狀態。
林業工人雕塑,人物目光炯炯 新華網發 黃維攝
雕塑再現林業工人作業場景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踏足于由真實的火車枕木、古舊石板、朽木和具有長白山本土元素的玄武巖火山渣巧妙鋪裝的路面上,耳邊仿若響起深山老林內伐木號子聲,仿佛聽到斧劈、鋸拉、刀砍、鑿作之聲,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。
“棟梁之母” 新華網發 黃維攝
架桿纜索局部細節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原來大樹竟有這么多條根系,這得有幾十條吧!”吉林市游客王婧看到“棟梁之母”的實物展示不由發問,“真有這么多嗎?”
??“當然是真的嘍!這可是從長白山上運來的真實樹根,它扎根地下,牢牢地抓住大地,防止水土流失,孕育棟梁之材。”63歲的李寶成動情地說。
架桿纜索局部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李寶成家就在森工文化園附近,他退休前是白河林業局工人,用他的話說自己是“伐了一輩子的樹,也補種過不少樹苗”。
??“我父親和我都是林業工人,我們和森林打了兩輩兒交道了。我生在林業局、長在林業局,參加工作后,先從‘打椏子’干起,也就是樹伐倒了,上面有枝枝叉叉不好運輸,你得把樹椏子清理下去,變成圓木才好運,這個過程就叫‘打椏子’。后來集木、伐木等,幾乎干了個遍。”李寶成說。
架桿纜索局部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那時候在山里干活,每個人都要備兩條棉褲三雙鞋,大雪齊腰,干一天活棉褲和棉鞋全濕透,回家得放火炕上烘,第二天穿另一條接著干,回來再烘,再穿上之前烘好的上山。我和同伴們的風濕也是那時落下的,即使夏天最熱的時候也不敢脫線褲。”李寶成說,雖然條件艱苦,但想到自己干的是對國家建設有意義的事,立馬啥都無所謂了。
??“那時候干活是真不知道累呀!我們當時口號是‘一年任務半年完,剩下半年咱為國家做貢獻’,國家交給咱的伐木任務,咱加班加點搶工完成,剩下的時間補種樹苗,再多干點別的工作,對國家有益啥都值了!”李寶成說。
斧刃朝天,告別過去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國家需要伐木搞建設時咱努力伐木,國家提倡保護生態咱就用心保護,每個時期有著不同的目標,咱跟著黨和國家走,準沒錯。”李寶成說,退休后,他“二次就業”,巡山護林,從原來的伐木變成了保護,“現在腰不太好,干不動了,徹底退了”。
清河林場第六采伐大隊雕塑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立的好呀!管委會成立前,這里的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差的,18年過去了,你看現在的道路和公園還有那些基礎設施,多好。我現在每天都來這里轉轉,看到當年的這些工具還是非常有感情的,我都用過,有親切感。現在提倡高質量發展,這個好喲,現在的生活和環境哪樣不是一步步發展來的。”李寶成說。
李寶成(右一)逛完森工文化園向園外走去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“希望有更多媒體把森林工人的事寫一寫、報一報。”李寶成囑咐道。
長白山美麗秋景 新華網發 黃維攝
??近年來,長白山保護開發區“兩山”轉化路徑清晰、成果豐碩。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基礎不斷夯實。截至2023年末,長白山森林覆蓋率達87.7%。2023年,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74.77萬人次,同比增長260.45%,創歷史新高。當地深入落實“林長制”,開展“綠盾”“森林督查”等專項行動,嚴厲打擊非法建設、破壞森林資源等行為。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,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,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連續63年無重大森林火災。